•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我国艺术品龙头企业荣宝斋诞生350周年,荣宝斋原掌柜侯恺诞辰100周年

侯恺铜像在故乡左权落成揭幕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11-02 15:35:33

今年是享有“中国艺术殿堂”美誉的荣宝斋诞生350周年,也是执掌荣宝斋长达35年的“老掌柜”侯恺诞辰100周年,10月30日,由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支持,纪念侯恺同志百年诞辰“侯恺铜像揭幕仪式暨《侯恺掌门荣宝斋》图书首发、纪录片首映座谈会”在左权中学举行。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纪念活动的荣宝斋出版社社长刘蓓说:“侯恺老前辈为我国艺术品龙头企业荣宝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事迹、品格,直到今天还影响着荣宝斋人。走进左权这方红色的土地,我才理解了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度过了非常重要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侯恺老前辈,为何在后来的岁月中那样宽和、包容、谦逊。”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雅意得名,至今350年。1950年公私合营,“荣宝斋新记”挂牌,1952年荣宝斋成为国有企业,并以郭沫若题词墨迹“荣宝斋”为标准商号字样沿用至今。新记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荣宝斋在市场经济的磨砺中,逐渐转型为集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拍卖典当、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茶文化、进出口贸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拥有“木版水印”和“装裱修复”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现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荣宝斋具有“中国艺术殿堂”的美誉,从解放前至今,荣宝斋受到了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得到了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巨匠的手泽,还能直观鉴赏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李可染等艺术大家的艺术创作。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荣宝斋曾先后接待过丹麦女王玛格丽特、美国前总统卡特、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国际友人,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

侯恺1922年出生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曾任太行《新华日报》《胜利报》发行员;太行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务干事;晋绥抗日救国联合会文书科长;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教务干事;《晋绥日报》美术编辑;华北新华书店总店编辑部《大众报》美编;国家出版总署美术科长。28岁时,侯恺受党的委派担任荣宝斋经理,主持荣宝斋工作35年。在这35年里,他经历过荣宝斋的低谷与辉煌,他的个人经历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20世纪下半叶荣宝斋的变迁史,这也正是侯恺的命运与价值所系。

在侯恺百年诞辰之际,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策划了做一本书、拍一部纪录片、塑一尊铜像的系列纪念活动。侯恺铜像由著名雕塑家乔迁设计制作。《侯恺掌门荣宝斋》出版印刷后,一部分由荣宝斋出版社推向市场,剩余全部由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捐赠给左权县教育系统、左权县宣传和文旅系统,以及社会各界。

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李晋萍是《侯恺掌门荣宝斋》图书主笔刘红庆的夫人,她介绍,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原秘书长刘红庆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并研究侯恺,经常拜访侯恺,不断积累素材。1998年,刘红庆在《科技日报·声像世界》发表文章,整版介绍侯恺的事迹和贡献。2015年,侯恺逝世,刘红庆又在《北京青年报》发表《民间故宫掌门人侯恺人去情在》,悼念这位太行山走出去的文化工作者。《星河乡土文库》到2022年,已出版七本,全部由刘红庆执笔书写而成。《侯恺掌门荣宝斋》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荣宝斋党委书记赵东、出版社社长刘蓓等,对该书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书画人物、作品等细节层层把关,一次次校正。著名画家、侯恺的儿子侯晓明、侯晓东等接受了采访并提供诸多资料和信息,使《侯恺掌门荣宝斋》成为一本兼具艺术性、文学性、政治性、历史性的高品质书籍。

记者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