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3-31
丰富的农特产品吸引了不少顾客购买 记者 张颖 摄
3月29日,农民老庞带着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又来“摆摊”了。在榆次区泰山庙小学前,他和来自榆次区各乡镇的农户支开摊位,价格实在、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吸引了不少顾客。当天,来光顾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的顾客中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全国劳动模范”魏虎仙。
满头银发的魏虎仙精神矍铄,听着老庞的介绍。她在每个摊位上都转了转,看看农产品,了解集市运营情况。老庞说,下一步,他们要商量合作事宜。
老庞名叫庞拴青,是榆次区长凝镇相立村人,同时也是山西蔺相府富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晋中蔺相红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相立村是春秋战国时期名相蔺相如的故里,公司和合作社的名称也来源于此。
从2024年7月至今,老庞带着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走遍了榆次区西南、新建、新华等9个街道、38个社区。每走一站,他都会提前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商议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的相关事宜。当天是他们走过的第83站。
“我们的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现在已经有13支队伍加入,集合了榆次区长凝、东阳、乌金山等多个乡镇的优质农产品。长凝的杂粮、笨鸡蛋;东阳的面;乌金山的猪蹄、皮冻等,产品有杂粮、水果、肉类等十大类40多个品种。”说起开办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老庞说,早在三四年前,他就这么干了。老百姓买产品图个价格实惠公道,农民卖农产品则希望中间环节少些。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既方便了农民销售农产品,又能让居民就近购物,一举两得,于是,由榆次区供销社和晋中蔺相红种养专业合作社牵头,山西蔺相府富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榆次区来福面粉加工厂等多个乡村企业加入的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就这样走进了社区,“流动”到了居民的餐桌。
老庞笑称,他们这是从田间、加工厂直接到居民餐桌,省去了中间商,因此,农特产品价格也比商场里的便宜不少。老庞负责的山西蔺相府富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功能农业为主导的农业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了晋中市3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主要经营富硒藜麦、富硒小米及各种杂粮。“我们长凝的地势是中间低、周围高,天然享有‘蔺郊十里无霜’独特气候,土壤里富含大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我们长凝种的米好吃、蒜也好吃。”说起自家的产品,老庞打开了话匣子,对家乡的热爱溢于言表。
老庞的妻子王秀娥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同时也是晋中蔺相红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合作社的经营上,二人配合默契。老庞笑称:“她负责‘外交’,我负责‘内勤’。”2018年,合作社被农业部、财政部、供销合作总社等九部委命名为“国家级示范社”,同年,被晋中市扶贫协会评选为“扶贫先进集体”;2019年被山西省科协授予“山西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20年被中企国质信(北京)信用评估中心评为“中国优质农产品质量信用AAA级示范社”;2023年,被评为“榆次区乡村振兴特色市场主体先进单位”。
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摆摊时间是从早上9时至下午5时,但只要天气好,有顾客光顾,他们会一直忙活到天黑再回。“这是我们长凝镇蔺相府21号小米,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发的良种种植的。”老庞说道。有顾客来,老庞赶忙招呼,用铲子铲起小米展示,小米颗粒饱满,在阳光下闪着金黄色的光。
有顾客光顾,老庞就会展示他建立的老农民老庞公益服务群,让有兴趣的顾客加入。老庞说,他不光要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还会作为公益传媒人,为居民对接养老、家政、就业等各种资源,提供帮助。
下一步,老庞想要把流动供销助农便民集市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供销“国字号”平台的作用,整合榆次区各乡镇农特产品,争取更多职能部门的支持,积极响应我市“怡然见晋中”文旅品牌打造,把本地农特产品推广到各旅游景区。对此,老庞很有信心。
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