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4-07
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打造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 通讯员 侯攀 摄
“现在村里变化太大啦,以前那些乱糟糟的违建没了,街道平整又敞亮,晚上还有路灯照着,出门溜达心里别提多舒坦。”近日,记者来到介休市宋古乡上站村,村民李大爷满脸笑意,热情分享着村里的新变化。去年以来,上站村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生态治理、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走进上站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一目了然。曾经杂乱的违章建筑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的街道和绿意盎然的小游园。在一处街角,几位村民正悠闲地坐在新建的石凳上聊天。村民王大妈说:“以前这儿堆满了杂物,又脏又乱,现在改造成小游园,大家有了休闲的好去处。”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生态宜居,该村采取“管”与“治”结合的策略。在点上精准发力,实现“三个清零”。拆除违建11处、1300余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的占道经营和柴堆料堆,整治田间地头的私设围挡与杂草。在线上全面提升,三条整治提升线成效显著,主次街道完成硬化、亮化,新增路灯22盏,修建小矮墙680米;新建群众活动公园和党建小游园各1个;完成全村上下水管网改造和旱厕改造,铺设污水管道2660米。在面上,建立村规民约刚性约束和动态监测闭环管理两项制度,确保整治成果长效保持。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村里的蔬菜大棚基地,负责人兴奋地说:“我们新建了10个蔬菜柔性日光大棚和1个花卉温室大棚,现在大棚基地委托第三方市场化经营,效益越来越好。”此外,村里还积极挖掘乡村体验潜力,生态草莓种植园项目已颇具规模,4个大棚里,3个种着草莓,1个种植应季蔬果,“上站草莓”的招牌越来越响亮。
文化建设也为上站村增添了独特魅力。在村里举办添仓节活动的广场上,一位参与表演的村民激动地说:“连续三年举办添仓节活动,咱村的民俗文化得到了传承,大家的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据悉,上站村深挖特色文化内涵,将添仓节灯盏制作、点灯仪式列入介休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持续开展文明选树活动,评选出众多“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庭院”,营造了文明村风。同时,逐步恢复文庙旧址,组建健步队、锣鼓队和秧歌队,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从生态整治到产业蝶变,再到精神共富,上站村正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将乡愁转化为奋进动力,向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且创得出价值、载得动梦想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
记者 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