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4-11
技术工人组装X22多旋翼无人机 记者 程婧 摄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同时也被称为国际载人航天日。这一节日由联合国大会于2011年确立。世界航天日不仅是纪念日,更是行动号召——它提醒人类团结协作,以航天科技为纽带,共同探索宇宙奥秘、解决地球问题、开创美好未来。
逐梦太空多壮志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在年仅27岁时便踏上了太空之旅。他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安全返回,这一壮举标志着人类首次遨游太空的圆满成功。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联合国将每年4月12日定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即“世界航天日”。
64年过去了,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不断创造新的纪录,在航天报国和科技强国的实践中,中国航天始终逐梦星辰大海,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揽月、“祝融”探火、“天宫”遨游星辰,实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
航天技术不仅助力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更深度融入民生领域。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跃入苍穹,与3名航天员一起奔赴“天宫”的,还有晋中国家农高区推荐的8大类9个品种种子。这些种子用于开展空间诱变搭载实验,经宇宙辐射诱变后,抗逆性增强、产量提高,为有机旱作农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目前,上过太空的种子已陆续播种。山西农业大学的9个技术体系专家团队负责研发航天诱变种子配套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同时,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期实验合作单位,晋中国家农高区还打造了100亩高标准试验示范田,用于航天诱变试验种子的品种选育,挖掘高产、抗逆等优异基因,推动有机旱稻品种筛选及推广。
(李娟)
从小种下航天梦
“宝贝,你知道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什么时候发射的吗?”4月9日晚,市民李敏拿着一本《中国航天》立体书,和上幼儿园的女儿曦曦一起探索航空航天知识。
李敏指着书中的一枚火箭和一个塔架的图片说:“看,这就是中国‘第一箭’,1958年9月8日,‘东方-1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曦曦的眼睛立刻被画面吸引,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当时条件艰苦、物质缺乏,但中国航天人不惧困难、艰苦创业,于1970年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揭开了我国航天探索的序幕。”
“‘世界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人类首次遨游太空而设立的。而‘中国航天日’,则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李敏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中国航天人从最初的艰苦创业,到如今的辉煌腾飞,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奋斗。
“妈妈,怎样才能当一名航天员呢?他们是乘坐‘神舟’载人飞船升空的吗?”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李敏通过讲述书本故事、观看视频等方式,向曦曦科普了航空航天知识。
读完书后,曦曦对妈妈说:“我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也要像航天专家一样,为国争光。”
(张凯鹏)
未来可期产业兴
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而晋中也以独特的产业禀赋,书写着低空经济从“起飞”到“领航”的晋中篇章。
春日晋中,山西迪奥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在我市低空经济示范园区的北斗产业园内,技术工人正紧锣密鼓投入X22多旋翼无人机组装工作。
这家从深圳整体迁移至山西的企业于2024年8月落户北斗产业园后,依托园区高标准基础设施配套、智能化物流体系及精准政策支持,快速完成产线布局并实现市场突破。“目前我们已承接多项国家级订单,预计年度产能将突破五万台大关。”该公司总经理廖洁麟介绍,在地方政府专项支持下,企业正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晋中全域的布局实施,已与和顺、寿阳、灵石、榆社等多个县区建立合作机制,年内有望形成规模化落地应用。
作为山西省内唯一集成“卫星遥感+北斗导航+5G通信+低空经济”四维空间信息技术的产业集聚区,山西北斗产业园现已汇聚十余家无人机产业链企业,构建起集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场景应用及人才培育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史俊杰)
科普基地增兴趣
航空航天科普基地是连接航天科技与公众的桥梁,不仅能向公众传播和科普航空航天知识,更是激发青少年航空航天梦想的孵化器。
近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左权县南街爱乐希望小学四年级的200余名师生,在这里系统地了解了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负责人郭秋告诉记者,虽然中心刚开放不久,但已有两所学校的孩子来这里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在参观和实践过程中,展现出了对航天知识的浓厚兴趣。
位于晋中博雅培文实验学校内的晋中市航空航天科普体验馆,是一个集展览、科普、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普基地。展馆由航空展示区、航天展示区及无人机展示区三部分构成。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了解到丰富的航空航天知识,还能进行互动实践,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来这里的学生们兴致很高,也特别爱提问。”山西北斗产业园的低空经济展示中心,展示了用于航空测绘、监测巡查、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无人机。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生们在这里了解了无人机的各种应用,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我市的这些航空航天科普基地、实训基地等,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张颖)
策划:路丽华
统筹:张颖
摄影: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