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4-18
晋中市委党校 刘泽情 霍昕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枢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全新力量,以其创新性、高效性与引领性,为晋中县域经济突破传统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广阔的空间。
一、构建创新生态体系,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
强化政策与资金扶持。制定向县域倾斜的科技创新政策,构建从研发投入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设立县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对开展新技术研发和新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等优惠,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对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专项补贴,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晋中驻地高校、科研机构与县域企业深度合作,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通过举办对接会、洽谈会等活动,精准匹配各方需求。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针对晋中特色产业,如祁县玻璃器皿、平遥推光漆器等,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县域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农业数字化升级。在特色农产品产区,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农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搭建电商平台,通过新兴销售模式拓宽渠道,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工业智能化改造。聚焦榆次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推动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鼓励企业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对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给予设备补贴、贷款贴息等支持,降低转型成本,推动产业集群智能化升级。
文旅产业科技融合。在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景区,运用VR、AR等技术开发沉浸式旅游项目,让游客感受历史文化魅力。搭建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实现线上预约、导览、营销等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夯实基础设施支撑,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县域5G网络、光纤宽带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5G网络在重点区域和产业园区全覆盖。建设县域大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推动数据共享。鼓励电信运营商推出优惠套餐,降低企业网络使用成本。
完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优化县域交通网络布局,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提高运输能力。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系统,提升物流效率。推动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四、打造人才队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实施人才吸引工程。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住房补贴、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福利,吸引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及创新团队到晋中县域创新创业。举办招聘会、对接会,搭建人才与企业对接平台,建立人才服务机制,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强化本土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根据产业需求开设专业课程,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技能水平。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表彰奖励突出贡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