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4-21
4月18日,晋中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何以晋中”课程建设启动会议在晋中学院举行。该课程既是晋中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创新特色,也是校地协作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我市始终将思政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立足晋中高校集聚优势,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上下功夫。与山西农业大学、晋中学院共同构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区域协作机制,全方位开展同题异构、同频研讨、同台展示,制作了覆盖小学到本科6个学段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实践”一体化教学资源,代表我省报送教育部;与太原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现场展示交流活动,旨在提升教师课程设计实施能力和时政分析能力;举办“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培训,将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博物馆、山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山西工程科技学院传统建筑文化基地等15个高校场馆纳入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全市4批157名研学实践基地负责人进行观摩学习;与国家级美术权威机构中国国家画院共建“山西美育中心”,助力晋中各类学校提升美育教育水平,对全社会实施审美教育活动,有力推进了思政教育的纵向学段贯通、横向学科融通,构建校地联动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何以晋中”课程,由山西农业大学、晋中学院、晋中市教育局主办,晋中学院承办,晋中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协办。旨在通过精品课程群,让全市中小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让驻地高校大学生认识晋中、走进晋中、爱上晋中。
课程建设目标是深挖晋中红色文化、历史根脉、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等本土思政资源,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从红色晋中、文化晋中、美丽晋中、幸福晋中四个维度讲好新时代晋中故事,凝练11个市级大中小学生思政研学实践主题,培育11条大中小学生“行走的思政课”精品研学线路,形成“一核四维双十一”的地方特色精品思政课程群;课程主题分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同讲课题,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自选课题,日常思政教育三大类;课程形式包括思政微课、思政系列课和日常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以“何以晋中”为主题,打造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精品课程,形成“何以晋中”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大资源”和“大机制”。大学、高职、高中、中职、初中、小学等6个学段的思政教师、学科教师、班主任均可参加。上半年推荐时间为6月6日前,下半年推荐时间为11月6日前。
启动仪式后,晋中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世芳以《“何以晋中”大中小学精品思政课程建设》为题,为与会教师作了主题讲座。
记者 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