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21
王玉萍
没有讲稿,没有提词器,只有话筒前从容的身影。当她的声音在寿阳会场、课堂、电视荧屏上响起时,深奥的理论如春风化雨,浸润听众心田。她,就是寿阳县委党校教师、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王玉萍。
书山跬步,笨功夫里的真学问。王玉萍深知理论宣讲的“高度”需要扎实的“根基”托举。在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她的“课堂”在新华书店的阅读区。为了啃透一本好书,她一站就是半天。专门的摘抄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思想的火花;自费购买的书籍,堆满了案头。这份“笨功夫”延续了她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初入市委党校培训,王玉萍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个字都刻进本子里。进修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她不断汲取知识,细细揣摩每位老师的授课艺术。担任主体班班主任一个月,王玉萍成了教室最后一排最特殊的“学员”,课程结束时,她脱稿精准点评外请老师授课内容,见解之深、条理之清,令同行赞叹。年轻学员纷纷表示:“王老师不是在教书,是在教我们怎么把心沉下去做学问。”。
化理为春风,让理论走进心坎。理论宣讲不是照本宣科,如何把“天线”接到“地线”?王玉萍的秘诀在于“转化”。她的备课,六成精力花在“融通”上。宣讲前,她必做两门功课:一是精准“画像”——听众是谁?关心什么?困惑什么?努力把“我想讲的”与“听众想听的”编织成共鸣网。二是“翻译”功夫。王玉萍深知,在基层,宣讲必须“接地气”。那些宏大的思想、深奥的哲理,都必须经过思考熔炉,锤炼成带着泥土芬芳、冒着生活热气的语言。她说:“只有变成自己的东西,讲出来才有温度,听众才觉得亲切,才听得进去。”
荧屏破茧,五分钟背后的千锤百炼。予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每一次站上讲台,王玉萍都会带着“必须讲好”的信念。2012年,王玉萍迎来了新挑战,为寿阳县电视台录制“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视频,每期5分钟。专题如何设置才能抓人眼球?内容如何精练才能讲清核心?她反复“过电影”。王玉萍还设定了近乎“疯狂”的目标:全程脱稿!为了这个目标,她强迫所有信息在脑海里翻腾、沉淀、成形,走路、吃饭、睡梦中都在默诵、推敲。录制当天,两次录制全部一气呵成!没有NG,没有提词,只有镜头前沉稳自信的讲述。这不仅是她个人宣讲生涯的一次重大突破,也为寿阳县理论宣传开辟了视频化的新路,赢得了广泛赞誉。
墨香浸染30载,讲台耕耘680余场、90多个专题,8万余人(次)的聆听……数字背后,是王玉萍从未缺席的坚守与热爱。面对退休的倒计时,她依然坚定:“在有限的工作时光里,我将一如既往,站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最后一班岗。”
本版统筹: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