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耿燕峰:

守千年文脉 话古城新声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7-23

耿燕峰(左)

她的童年浸润在平遥古城的千年风韵中——日昇昌票号的金融密码、双林寺彩塑的艺术神韵、县衙楹联的为官之道,构成了她最初的文化启蒙。那些关于“这些建筑历经多少岁月”“曾有多少故事在此发生”的追问,最终引领她走上宣讲员的道路,她就是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成员耿燕峰。

以珍爱之心 守护文化根脉

耿燕峰始终坚守在文化传承第一线。她用脚步丈量古城每一寸土地,用真情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没有对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就难以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这是耿燕峰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看来,平遥古城的每一处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日昇昌票号记录着晋商“汇通天下”的金融智慧,双林寺彩塑凝结着古代工匠的艺术巅峰。通过近二十载的宣讲实践,她深刻认识到:这些珍贵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特别是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平遥古城时的殷切嘱托,让耿燕峰更加明晰:古城的保护,不仅是修缮青砖黛瓦,更是赓续文明薪火;不仅是留存往昔印记,更是守护民族的根与魂。

以传承之责 激活历史智慧

“文化宣讲工作绝不是简单的历史复述,而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耿燕峰深有体会地说。在平遥古城县衙,她将“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的古训与新时代的为民情怀巧妙联结;在民居,她从一方砖雕的纹样里解读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质朴祈愿。游客们专注的眼神和会心的微笑,让她愈加坚定身为时代文化宣讲员的使命:当好历史与现实的“翻译官”,通过通俗易懂的宣讲语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滋养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

以实际行动 续写文化新篇

在文化传承的征程中,耿燕峰用科技手段留存古城记忆,带领团队开展文物数字化采集,并参与文物数字化项目;用创意激活传统文化价值,将晋商精神、廉政文化等精髓转化为生动叙事,年均宣讲200余场,让沉睡的历史重焕生机;用匠心培育传承人才,亲自带教30余名新生代讲解员,并组织“小小讲解员”培育计划,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当被问及今后的工作计划时,耿燕峰深情地表示:“我既要当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要做好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在守护与发展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统筹: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