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24
李山岗 刘丽峰
四、箕城镇桑家沟村王姓传承谱系
我们在寻访中了解到,榆社县箕城镇桑家沟村有一王姓家族,在过去也是比较出名的彩画工匠世家,相传清朝年间,这个工匠家庭比较富有,但因吸食鸦片而家道中落,无奈之下前往太谷一财主家做长工。期间,见财主要对庭院进行彩画,王姓工匠问能否参与庭院彩画,当时财主小瞧他,于是他找来一块木板,用脚趾头夹着毛笔在木板上画了一幅喜鹊登梅图,从此财主家的庭院彩画全部交由他画。他也在这期间培养出了儿子,从此又逐渐富裕起来。这个传闻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在该村了解到,王姓彩画从来不传外人,只是在家族中以父传子的形式进行传承。王姓后人现在已经不再从事彩画行业,为了了解更多情况,我们找到其家族后人——原在榆社县医院外科工作的大夫王爱全(已退休)。
王爱全说,他的父亲王昌府与祖父是做彩画纸扎的工匠,自己在参加工作之前也帮忙做过纸扎,祖父只有他父亲一个儿子,大伯王守兰、二伯王留昌也都是画工,后来二伯应招进入榆次晋华纺织厂做印染工作。根据王姓家族对彩画技艺保守的传闻和王爱全父辈叔伯兄弟三个都是彩画工匠的说法,推断他的祖父辈兄弟之间应该不单祖父一人是彩画工匠,很有可能其曾祖父也是彩画工匠。至于王爱全的曾祖父是否为第一代彩画工匠,王姓彩画究竟传承了多少代,王守兰、王留昌是何人之后、师从何人等更详细的资料,由于历时久远,现在已无从查起,因此我们就已知情况,将王爱全的祖父作为第一代传承人进行整合。
第一代:王七孩(王爱全之祖父,大名不详)
王七孩,男,生卒年月不详,箕城镇桑家沟村人,榆社知名彩画工匠,据传河峪乡岩良村福祥寺内有王七孩的作品,禅山崇圣寺菩萨殿内有其所绘壁画,但都只是传说,真实性无法考证。
我们在寻访中遇到一位熟人,他说,听过去老人们讲,王氏家族中一个彩画师傅临终那年有一个神话般的传说:一日黄昏,村里人听到两个小鬼在说话,一个说“这阎王殿彩画我们去哪找人?”另一个说“听说桑家沟村的王七孩画得好,不行我们叫他去给彩画吧。”几天后,王七孩在西马乡白村一财主家中做完工吃过晚饭后,孤身一人回家途中经过山庄村一道梁的坟地,不知何故晕倒在坟墓旁。第二天,山庄村人发现其口中含土,不省人事,随即通知其家人抬回,不日后身故。
我们在本次寻访时,向王爱全求证这一传说,他说祖父就是晕倒在山庄村一道梁上的坟墓旁,听父亲生前说过,确实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口中含着泥土,不过不是白村,而是西马乡新村,因为白村在桑家沟村东北面,新村与山庄村都是在桑家沟村西北面,新村与桑家沟村来回步行走山路,会路过山庄村上面的一道梁。王爱全也不知道祖父名字,当即打电话向其他亲人询问,才得知其祖父亲兄弟三个,排行老三,叔伯兄弟总排行老七,村里人称王七孩,但大名不知,据说在中年时经常在太谷祁县等地给财主家画彩画或画炕围画。这个传说虽然只是后人根据王七孩发病原因编的一个故事,但足以说明人们对其彩画技艺的认可。后来,王七孩将彩画与纸扎技艺只传给了儿子王昌府一人。
第二代:
(1)王守兰,(师从关系不详)
王守兰,男,生卒年月不详,箕城镇桑家沟村人,彩画工匠,相传是清末秀才,年轻时定居河峪乡鱼头村,农闲时节常在河峪乡各村之间画炕围、寿材,做纸扎,有时也到太谷做营生,年老时又迁回桑家沟村。
(2)王留昌(师从关系不详)
王留昌,男,生卒年月不详,箕城镇桑家沟村人,幼年时学过彩画与纸扎,后应招进入榆次晋华纺织厂从事印染工作。
(3)王昌府(王七孩之子)
王昌府,男,生于1905年,卒于1975年,箕城镇桑家沟村人,曾任桑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彩画工匠,经常在桑家沟周边与河峪乡画炕围、寿材,做纸扎等。
(连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