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要闻

焕发新生—— 全链条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26

新元煤矿5G+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生产场景

 

在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智能化成为煤矿开采的新亮点。

从2020年建成全国首座5G煤矿至今,新元煤矿持续推进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全周期改造,逐步推进智能化建设由采掘工作面为重点向全矿井智能化转变,煤矿5G应用场景已拓展至31个,煤炭开采更加安全高效。依托井下“超千兆上行”煤矿5G专用网,目前,新元煤矿不仅实现了矿井智慧化管理,也开启了全市煤炭产业“智变”新征程。“过去,井下一出问题就得停工数日,现在井下设备出现故障,拨打视频电话,就可以直通设备商进行远程诊断。”新元煤矿5G+智能化矿井建设办公室主任冀杰说。

从传统人工作业到智能设备精准操控,从人工巡检隐患到AI动态监测预警,从经验主导决策到大数据智能分析……5G赋能,晋中越来越多的矿井智能化“长出”新模样。

近年来,我市将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煤炭产业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目前已累计建成20座智能化煤矿,全市范围内所有煤矿都普及了智能化工作面,全市先进产能占比97.88%,位居全省前列。寿阳在智能化矿井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我省智能化矿井建设示范县。

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我市既坚持“因地制宜”,结合煤矿地质条件、经济效益等因素,有效推进适合煤矿转型、地方发展的智能化开采技术;又坚持“分步推进”,在国有大型企业先行先试,积极研发先进煤矿智能化技术,推广采掘智能化、辅助系统无人化、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或远程监控、巡检机器人应用,加快推进危险作业机器人替代进程。积极推动5G下井、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实现各系统各环节互联互通、有效联动。

绿色开采是推动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同时,我市秉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持续推进煤矿绿色开采,探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路线,积极应用成熟技术,因地制宜开展无煤柱开采和保水开采,持续提高煤炭清洁绿色供应水平。目前,全市共有4个地方所属煤矿项目入选2024年全省绿色开采煤矿建设名录。

与此同时,加快推动煤电机组结构优化,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改造502万千瓦,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127万千瓦,完成率高达133.9%。

煤炭绿色开采是基础,高端多元利用更关键。我市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煤改醇”工程,推动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

近日,《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充分利用我市煤炭资源禀赋和焦化产业优势,前瞻布局一批煤炭高质化利用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延伸煤炭/煤沥青到煤基人造石墨、石墨电极、碳纤维、碳基催化剂等高附加值产品技术链、产品链,加强煤、焦化与新型碳材料的多元互补和协同发展,提升我市煤炭产业和焦化产业的“含新量”“含金量”和“含绿量”。

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推动煤矸石工业固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我市正迈出坚实步伐。6月18日,寿阳县“双千万”吨级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绿色循环百亿产业园启动建设,以煤矸石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落地原则,引进煤矸石分级分质、低热值煤分离、生态土制备以及胶凝材料生产等项目,培育高低浓度瓦斯和乏风综合治理项目,着力构建“煤炭绿色循环+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的产业体系。

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煤基固废的绿色“蝶变”,不仅是生态治理的突破,更是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我市因地制宜,不断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特色化发展,促进煤炭原料化、高值化利用,既提升了煤炭产业的“含绿量”,也提高了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