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8-22
保护和发展林草资源事关绿色生态安全、事关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我市林长制运行全面见效,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更进一步,切实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加强林草资源保护与发展的重大举措
晋中现有林地面积1024万亩,草地527万亩,湿地33万亩,林草湿资源占总国土面积的64%,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压实生态责任的有效手段,是统筹林草建设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全市林草工作锚定市委“156”战略举措,以林长制为牵引,夯实以“制”促“治”的根基,搭建联席会议、督促检查、部门协作、专题报告、信息公开、生态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六制”骨架,林长制从逐步推广到“四梁八柱”全面构建,在解决林草突出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草资源保护与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5年以来,我市2次发布涉及林草灾害防范、国土绿化、林权改革的总林长令,市总林长对扩绿、兴绿、护绿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市县乡村4487名林长同向发力,深入一线,开展巡林防火、指导项目落地、处置矛盾纠纷,助力林草事业发展。
(一)国土绿化步伐持续加快。2024年太行山中南段革命老区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成功落地我市,项目分3年完成,共争取国省投资4.6亿元,是我市争取到的中央亩均投资最大的项目,再加上国家“三北”六期、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项目,今明两年造林绿化累计投资近10亿元。
(二)资源保护规范有效。全面施行《晋中市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从严从重打击违法征占用林地,科学规范管理征占用林地草地审批,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病虫害实现零入侵,有力有效开展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三)集体林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落实国省方案要求,同步开展8大项23条改革任务,扎实开展林权类历史存量数据整合,2024年底11个县(区、市)全部完成林权类不动产首证发放,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林权类不动产证及收益权证1000本以上,出台政策性制度11个。
扎实推进“十四五”任务全面落地
2025年是“十四五”冲刺收官之年,全市林草工作要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聚焦重大任务落地和重要指标稳中有进总目标,奋勇争先、全力攻坚,确保各项指标任务圆满收官。
(一)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17.84万亩,任务完成率86%;完成植树1804.9万株,占省计划的139%。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国家“双重”工程、“三北”六期、世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省级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确保12月底前完成营造林20.6万亩,退化草原修复8.4万亩。
(二)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地见效。聚焦权益保护抓发证换证;聚焦打通堵点抓制度完善,围绕8大项23条任务,完善群众权益保障、利益联结机制、林权流转、纠纷调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聚焦规模经营抓林草产业发展。鼓励开展林权有序流转和林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全市森林资源变资产、林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
(三)大力开展林草产业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全市林业一产总值20.8亿元,同比增长2%,全省排名靠前。下一步,将加大培训力度,推广新型适用林草技术,优化林草产业结构,加大良种化改造、干果经济林提升和产业链延伸,持续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示范作用显著的林草产业示范园,力争实现2025年林草总产值持续提升。
(张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