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9-22
讲述人
昔阳县工信局局长周江平
要说现在昔阳最亮眼的工业名片,那必须是尚太锂电。就在最近,尚太锂电四期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不仅是昔阳的一件大事,对晋中乃至全省来说都意义非凡。 我说一组数据你就明白了。项目投产后,将在昔阳形成2000亩产业用地、40万吨负极产能、130亿元产值、10亿元税收、5000人就业规模的新材料百亿产业集群。届时,晋中负极材料产能将占全国25%,相当于每四辆国产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搭载“晋中芯”。
作为山西省“新型储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尚太锂电已成功实施三期项目,2024年底共实现产值近65亿元,构建了完整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链。四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一、二、三期生产布局和生产工艺,晋中也将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扭转“一煤独大”的产业困局。
一路走来,我亲眼见证了尚太锂电在昔阳落户扎根、发展壮大,这段历程也是昔阳从“产煤大县”到“锂电之都”的蝶变之路。2018年,尚太科技在昔阳县投建首期锂电负极项目,如同在黄土地上播下“绿色种子”。七年过去,这颗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累计投资超过170亿元,产能从零跃升至50万吨,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原材料处理—改性造粒—成品加工”全链条覆盖的负极材料巨头。
从项目谋划到落地开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点谋划、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为企服务专班动态跟进,始终与企业并肩作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为项目保驾护航。
从原材料处理到改性造粒、成品加工的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企业,从单一负极材料生产,向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与集群发展,以尚太锂电项目为龙头,晋中能源革命新图景徐徐展开,上游吸引针状焦龙头方大炭素落户,形成50万吨原料供应能力;中游拉动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建厂,规划产能达200GWh;下游供给吉利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30万辆,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过800亿元。而昔阳也将以尚太锂电为核心,以负极材料为支点,撬动万亿级新能源产业的未来。 (本报记者 王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