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9-26
市农业农村局 宋 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2021年进入过渡期四年来,我国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及时给予帮扶,稳定消除返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积极成效。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脱贫地区发展和脱贫群众增收的一些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脱贫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脱贫人口和全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新的一年,需要继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细化实化工作举措,切实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不掉队、赶上来。
要扎实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要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认定。要确保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申报政策家喻户晓,丰富农户自评申报渠道,建立健全“一键报贫”等线上申报方式,探索将监测对象申报业务纳入便民服务事项,提供常态化服务。要强化部门间沟通对接,推进数据比对,提高筛查预警工作实效。要优化基层干部排查方式,综合运用“村级研判、线上问询、入户排查”等方式,提高工作时效,不留“盲区死角”,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帮扶。要强化帮扶政策,强化多干多补、少干少补的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监测对象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要完善帮扶方式,因地制宜确定防止返贫致贫政策清单,分类开展开发式帮扶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丰富帮扶措施“工具箱”。
要扎实做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是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有保障上,要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补齐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短板。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基本医疗有保障上,要优化疾病分类救治措施,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农村低保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口等在县域内住院时,可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只需在出院时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付医疗费用。加强村医和村级卫生室建设,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住房安全上,要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农户主体、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饮水安全上,要全面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对偏远地区小型分散供水特别是主要依靠水窖、水柜供水的农村人口,配备净化消毒过滤设备,实现达标供水,确保不落一户一人。对脱贫地区、供水薄弱地区、脱贫人口和供水易反复人群状况加强监测排查,完善农村供水问题预警、发现、解决、反馈机制,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确保问题动态清零。
要扎实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工作。产业和就业是脱贫地区发展和脱贫人口增收的重要支撑。要继续做大脱贫地区产业规模,壮大一批抗风险强、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富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集约效应。继续扶持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能,稳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做优产业特色,结合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研发特色产品,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之路。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原则,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要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全力做好稳岗工作,把已经务工的脱贫人口稳固住、巩固好。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健康发展,增强就业吸纳能力,确保持续发挥作用。加强规范化管理,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做好乡村工匠培育和脱贫地区劳务品牌培育工作,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脱贫群众劳务收入水平。
要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和搬迁群众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要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推动每个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一人以上稳定就业。要引导搬迁群众培养健康文明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推动搬迁群众积极融入新生活、融入新社区。加强安置区消防救援、供热、供气、供电等方面安全规范。积极应对搬迁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政策资金支持,逐步实施安置区无障碍设施改造、电梯加装等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弱病残等特殊搬迁群众生活出行困难问题。
要扎实做好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脱贫攻坚期各级各类资金投入形成的扶贫资产和过渡期形成的帮扶项目资产,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做好这些项目资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要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构建起资产底数清晰、产权归属明晰、类型界定科学、主体责任明确、收益分配合理、运行管理规范的项目资产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切实将项目资产管好用好。要加强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和公益性资产长效管护,依法依规进行资产盘活处置,加强资产收益分配管理,资产收益重点用于促进脱贫户和监测户增收,可通过设立乡村公益专岗、奖励补助、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严重困难户帮扶等方式,增加农户的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切实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