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26
小米炒土豆丝
布艺将军虎
麻田顺康小米
“怡然见晋中”榆次篇:
感受古今 品味榆次
□王爱媛
美景
榆次,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旅游体验吸引着八方来客。来榆次,能满足你对旅行的所有想象!
榆次老城,是“榆次”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城内景点星罗棋布。始建于1362年的城隍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次县衙,有“三晋第一署”之称,保存着州制规模衙署规制。今年,榆次老城开展了以“怡然晋中·晋赏老城”“寻仙游园记”等为主题的多项活动,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
若想探寻原始的村落风貌,东赵乡的后沟古村堪称不二之选。这座依山而建的千年古村落,完整保留了黄土高原农耕文明与晋商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被誉为“中国古村落的活化石”。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330余种植物构成了天然氧吧,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佛教文化相得益彰。乌金山狂欢谷,用八大主题游乐区和28个惊险刺激的项目,将冒险、探秘与娱乐完美融合,可满足不同年龄层游客的欢乐需求。
潇河莲花湾景区,水域与绿地相映成趣,露营区域设施完备,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舒适空间。国庆节期间,苗侗文化展演、高山流水长桌宴、璀璨烟花秀等活动将在此接连登场。
隐匿于山谷之中的莫奈山谷露营地,以四季变换的美景和丰富的亲子活动吸引着家庭游客。露营地精心布置了摄影打卡点,四季景观各具特色,让每一幅照片都能成为美好的回忆。
清清苹果共享农庄,苹果树品种丰富,成熟时节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游客可入园采摘,体验丰收的喜悦。地道农家餐饮以自种蔬菜、自养家禽为食材,口味纯正,可让人品尝到最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味。
漏鱼儿
灌肠
美食
榆次的大街小巷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传统美食。
漏鱼儿,堪称当地极具特色的小吃。它以玉米面或杂粮面为主料,制作时师傅将调好的面糊缓缓倒入漏勺中,面糊就如灵动的精灵,透过漏勺孔洞漏入水中,瞬间变成一种形似小鱼的面食。夹起一条放入口中,爽滑筋道的口感在齿间散开,再搭配上黄瓜丝的清爽、豆芽的脆嫩、香菜的芬芳,淋上香醋、辣椒油、蒜泥,酸辣爽口的滋味直抵人心。
灌肠,同样在榆次美食界占据一席之地。它以荞麦面为主料,蒸熟放凉后切成薄片,搭配上蒜泥、醋、辣椒油等调料,入口爽滑富有弹性,独特的荞麦香在舌尖上弥漫,每一口都仿佛带着榆次大地的质朴与醇厚。
好物
在榆次好物里,“印象山西”系列陶瓷醋碟堪称一绝。它是实用与文化精妙融合的结晶,设计独具匠心,巧妙地把山西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无论是醋碟上的图案,还是独特的造型,都尽显三晋风情。同时,它有着出色的实用功能——用醋碟盛醋。小小醋碟,承载着榆次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展现地方魅力的典型代表。
榆次老城IP文创产品,同样备受青睐。设计师将古城大院的青砖灰瓦巧妙地印在帆布包上,让人们在日常出行中也能感受到古城的韵味。古建书签,将千年古建精华浓缩于方寸之间。这些文创产品让千年古迹的灵魂得以在日常小物中延续,让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与历史和文化亲密接触。
“怡然见晋中”榆社篇:
化石之乡 水美景美
□闫淑娟
榆社笨鸡蛋
美食
榆社深得太行山水的滋养,美食呈现出天然纯净的本味。
云竹湖的鲜活湖鱼是当地一绝,肉质细嫩,清蒸或炖汤皆鲜美无比,尽显优质水资源的馈赠。
榆社盛产优质小米,用蒸好的小米炒土豆丝,是当地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地方美食。
炒笨鸡蛋是当地特色,蛋黄橙红,口感醇厚,随便炒上一盘便是人间美味。
此外,榆社干面饼、银鱼、时令野菜等,都为当地人的餐桌增添了许多自然风味。
好物
榆社县秀美的山水,孕育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
河峪小米,颗粒饱满,米色金黄,熬煮后米香浓郁、口感绵滑,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榆社笨鸡蛋,蛋鸡由山地围栏原生态放养,产出的笨鸡蛋营养价值高、无公害。此外,榆社县更是制定了严格的笨鸡蛋生产标准,以确保鸡蛋的品质。
榆社洋槐蜜,颜色呈水白色或乳白色,口感甜而不腻,带有洋槐花特有的清香,不易结晶。
榆社小麻油,被誉为“长寿油”,油品清澈透明,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润肠胃、明目保肝等功效。
此外,前庄酥梨,皮薄汁多、口感脆甜,已通过绿色产品认证,远销海内外。阿胶制作技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驴皮、冰糖、黄酒和豆油为主要原料,用山泉水熬制而成,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等功效。这些精选好物浓缩了榆社的自然精华与传统工艺,是承载旅途记忆的佳品。
美景
在太行山脉腹地的榆社县,藏着一幅山水交融的生态画卷。14平方公里碧波荡漾的云竹湖与珍藏亿万年生命密码的化石博物馆,共同讲述着自然与人文的传奇故事。
云竹湖,又名云簇湖,山水共生、四季有景,26公里的湖岸线婉转绵长,状似凤凰展翅,岸上山峦叠翠,负氧离子富集,与国保单位福祥寺、崇圣寺遥相呼应,山、水、禅、鸟、村浑然天成。云竹湖是华北地区少有的高山湖泊,流域范围内无工业企业,水质常年稳定达Ⅲ类标准,原始生态韵味浓郁。
近年来,榆社县立足“生态立县”定位,一体推进云竹湖生态修复、水态治理、业态开发,“1环2河3岛4湿地”独特景观凸显魅力。同时,该县统筹考虑近湖、中湖、远湖规划,锚定“文旅+康养+运动”的发展方向,做足生态发展引爆点,打造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新业态。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始建于1983年7月,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1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馆内有各类馆藏文物2500余件、化石600余件,其中珍贵化石45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32件、三级文物198件。博物馆设有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地质遗迹厅,展示自然奇迹;古生物化石厅,激荡生命信息;石刻造像厅,展现精湛技艺;历史文物厅,传承文明记忆;革命文物厅,讲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榆社人民奋起抗战、无私奉献的历史;廉政教育厅,记录抗战时期发生在榆社大地的大小惨案,告慰逝者、激励来者。这里是人们感受自然造化、品味文化魅力、接受科普教育的好场所。
“怡然见晋中”寿阳篇:
福山寿水 风光旖旎
□李娟
美景
山西东部,寿水之阳,太行山脉至此逐渐平缓,群山怀抱出一颗晋冀交通要冲明珠——寿阳。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寿阳怡人秀美的自然风光。2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沉淀出丰厚的人文宝藏,钟灵毓秀莫过如此。
这里,群山环绕、植被丰富,鹿泉山、长寿山等山峰此起彼伏;寿水、潇河、桃河等河流纵横流淌,“寿水清波”美景尽收眼底。
这里,贤哲辈出,人文璀璨,不仅是佛教华严宗师李通玄的研修地、明末清初名人傅山先生的隐居地,更是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的故里和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烈士的故乡。寿星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在此交相辉映。
这里,千年文脉绵延不绝。629处不可移动文物和472处古建筑星罗棋布,诉说着千年沧桑。北魏灵嵩寺石窟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宋代普光寺完整保留了彼时的建筑艺术特征,可谓精美绝伦;元代福田寺古朴大气,堪称“文物瑰宝”。
寿阳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样丰富多样。在这里,你可以在方山国家森林公园,赏“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美景,体会“天然氧吧”的独特凉爽;在龙栖湖休闲度假村,来一次露营烧烤,享受渔舟唱晚的惬意时光;在潇河岸边,听流水潺潺、享满目绿意,感受田园气息;在南燕竹燕州小镇,来一场烟花与音乐交融的欢乐之旅;在鹿泉山之巅,听松涛阵阵,追寻健康长寿的养生秘籍……
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还有农庄的快乐时光。宗艾下洲村、西洛南东古村、平头黑水村等一批文旅乡村以及“潇河烧烤部落”的沿线村庄,成为广大游客户外休闲、游玩赏秋、亲子娱乐的好去处。
福山寿水好风光,怡然寿阳期待与您相遇,共赴一场心灵之约。
韩愈茶食
寿阳豆腐干
美食
寿阳昼夜温差大,黄土深厚,是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盛产玉米、小米、黄豆、荞麦等优质杂粮,也诞生了无数令人回味的风物珍馐。
寿阳豆腐干,采用优质大青豆和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口感细腻、低糖微咸、豆香浓郁,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油柿子,色泽焦黄,用寿阳小米熬制的糖稀与面和好,捏成柿状,用油炸熟,中心开花,外酥内软,是独具风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村玉露香梨,由著名的库尔勒香梨与河北雪花梨杂交培育而成,汁多酥脆、含糖量高,被誉为“中华第一梨”。
韩愈茶食,形如酥皮月饼,食之香甜可口。其名源于唐代韩愈,是早点佳品,也是寿阳人待客的精致茶点。
此外,猪头肉、酸汤凉粉、黄米糕、红烧饼等特色美食也深受人们喜爱,畅销南北。
好物
寿阳文创好礼,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匠心技艺凝于一体,让千年古县的风韵与祝福融入日常。
以“寿阳竹马”民俗为灵感创作的Q版U型枕、儿童学习筷等竹马系列文创,让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起居。
“福寿绵长”炭雕,融合寿星文化与环保工艺,是净化空气的实用艺术品,更是装点家居的文创佳作。
提取自普光寺、祁寯藻故居等文化地标元素的纪念章、冰箱贴等物品,以小巧精致之态,承载历史记忆,便于收藏与分享。
此外,传承岁月的非遗珍品也不容错过。古朴厚重的福寿剪纸、细腻精巧的木雕钩艺、色彩斑斓的布艺刺绣、生动传神的傩舞面具摆件、玲珑别致的耍叉模型、充满童趣的竹马玩偶等,无一不展现着寿阳非遗的生命力,是馈赠佳友、珍藏心意的不二之选。
“怡然见晋中”和顺篇:
诗画桃源 遇见和顺
□张 颖
美景
和顺县地处山西东陲,太行之巅。这里历史源远流长,春秋封邑,北齐置县,隋开皇十年定名“和顺”,沿用至今。
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不食周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故事代代相传。2006年,和顺县被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众多村落、地名、实物与传说相互印证,独特的耕织民俗延续至今。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许村乡村国际艺术节,更是让和顺文化走向世界。
和顺是英雄的土地,红色记忆熠熠生辉。1937年,朱德总司令在石拐主持召开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石拐会议成为八路军抗战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战斗足迹,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园、秦赖支队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景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激励着后人传承红色基因。
和顺古建遗迹众多,和邑旧十景遗迹尚存,新十景风光无限。明长城遗址巍峨屹立,懿济圣母庙古朴庄严,摩崖石刻历史悠久,明代石牌坊和木牌坊大方典雅。回黄古村依山而建,山环水抱,院院相连,错落有致,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诉说着和顺的古老故事。
和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有的环境和气候。县域内平均海拔1300米,森林覆盖率达31%,年均气温6.3℃。百里太行山断裂带,集雄、奇、险、秀于一体,姑崖天险、走马槽风光美不胜收。天凯庄园、鹊桥文化生态园等景区,融合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为游客提供绝佳的旅游体验。云端之上康养地,森林覆盖率高,集养老、健康、养生等于一体,是理想的康养胜地。
美食
和顺,这座晋东小城,藏着令人魂牵梦绕的美食密码。
糊嘟,土豆、豆角与玉米面共舞,熬煮成温暖粥糊,朴实却能量满满。
炸菜角,金黄酥脆,韭菜鸡蛋粉条馅料鲜香多汁,街头巷尾香气诱人。
鸳鸯油糕,双色相叠,形似鸳鸯,寓意团圆美满。
散面粥,或米或面,浓稠顺滑,尽显玉米面的百变柔情。
羊肉甜荞面河捞与酸汤苦荞面河捞,一甜一苦,风味独特,尽显山野气。
还有寒湖月饼、炸油花花、苦荞面麻糖等非遗小吃,以及夏日消暑的酸汤鸡蛋、甜苦荞面糊糊、凉粉。和顺美食,根植于独特物产,传承千年智慧,每一口都是太行山的馈赠,让人记住这片土地的独特“晋”味。
好物
和顺,这片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土地,孕育出众多独具匠心的文创好物。
在非遗文创领域,太行牵绣针法细腻,色彩绚丽,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夫子岭面塑栩栩如生,以面粉为材,雕琢出世间万象;木版年画生动鲜活,传递着吉祥寓意与美好祈愿。婚俗非遗产品更是亮点纷呈,如意锁、夫妻枕、龙凤呈祥鞋垫等精巧别致,承载着和顺的喜文化与爱情文化。
此外,和顺还巧妙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出实用又美观的文创产品。通关文牒集满古镇印章可兑换精美礼物,记录美好旅程;和顺书签小巧精致,承载回忆;冰箱贴图案精美,为生活增添文化气息。这些文创好物,不仅是和顺文化的生动载体,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将和顺的美好记忆带回家。
“怡然见晋中”左权篇:
山水红韵 魅力左权
□闫淑娟
在太行山怀抱中,左权县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红色基因与自然风光,向世人展现着深厚的魅力。
左权县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是著名的“红色圣地”。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以抗战时期的十字岭突围战为核心内容,还原抗战烽火中的血泪故事,继承烈士遗志的历史史实。桐峪1941小镇,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重现1941年的历史场景。桐峪1941博物馆,以展示红色文化为基调,发展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特色历史文化。西河头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左权县城西2公里处,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和中共冀豫晋省委等军政机关在此驻扎。西河头这个太行山上不为人知的小山村,被誉为太行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游击战争发祥地、八路军一二九师“红色首都”、太行革命根据地“第一村”。2006年,国务院将西河头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位于桐峪镇桐滩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左权的山水,灵秀壮美,清漳河蜿蜒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龙泉国家森林公园,层林尽染,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太行大峡谷,壁立千仞,气势恢宏,尽显北国雄奇。日月新风景区,打造农村休闲度假村,供人们采摘、度假、休闲娱乐。莲花岩“玻璃之城”,植入建设岩壁酒店、风铃谷、弹球广场、玻璃迷宫等互动游玩业态,让游客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体会太行山的水晶世界、浪漫之都。
美食
左权小吃蕴藏着淳朴的山地风情,每一口都是独特的味觉体验。
炒指,堪称面食一绝,将面条切成指节长短,配以核桃仁、芝麻等佐料酥炒,香脆可口,久存不坏。
油麻花,甜而不腻,金黄酥松,是左权人茶余饭后的经典茶点。
莜面栲栳栳,展现了粗粮细作的精髓,蒸制的莜面栲栳栳配上特制蘸料,嚼劲十足,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米宴,将当地优质小米变幻出多样吃法,从浓稠的小米粥到金黄的小米烙饼,无不体现着“米香四溢、营养丰富”的特点。
好物
左权县是民间艺术之乡,孕育了众多承载着非遗技艺与乡土风味的特色物产。
左权剪纸,以巧夺天工的技艺闻名,花样繁复、寓意吉祥,如今被创新设计成各类文创产品,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机。布艺将军虎,威风凛凛,色彩鲜艳,既是孩童的玩伴,也是寓意吉祥的民间工艺品。
长城醋,醇香绵酸,采用传统工艺酿制,是烹饪提味的佳品。太行冰酒,以其甘洌清甜的口感,成为新兴的地方特色饮品。
农特产品方面,麻田顺康核桃系列产品备受游客青睐,核桃仁、核桃油营养丰富;柿饼甜软可口,花椒香气浓郁,还有各类杂粮品质优良,都是天然健康的太行山馈赠。
“怡然见晋中”昔阳篇:
清凉昔阳 避暑胜地
□王爱媛
美食
说到昔阳,怎能不提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昔阳拉面,经过揉、饧、绕、扯等一系列精湛手法,从面团到银丝般的面条,每一根都凝聚着昔阳面食技艺的精髓。
吊炉烧饼,炉膛里烤出的“碳水惊喜”,巴掌大的面团撒上核桃、葡萄干,或裹上糖馅,贴在吊炉内壁烤得金黄,揭开时脆皮簌簌掉渣,内里却藏着层层软乎的面芯。
昔阳压饼,用压饼鏊等工具压制烘烤,采用优质脱皮玉米面和芝麻、花椒粉、鲜葱、食用盐等辅料制作而成。压饼形似满月,色泽鲜艳,香脆酥绵,饼薄如纸。
昔阳糊都,用玉米面、高粱面等粗粮熬制,入口绵密顺滑,一碗下肚,饱腹感十足,既抗寒又能抵御风湿。
好物
昔阳县的文创产品别具匠心。
龙岩大峡谷四季种子卡纸,在纸张中嵌入植物种子,通过种植实现二次生命循环。这种卡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花、草、蔬菜等种子,使用后丢弃于土壤中,卡纸中的种子遇水及适宜温度、湿度即可发芽。
太行侧柏文玩,产自太行山脉悬崖的侧柏,经自然陈化形成的稀缺文玩材料,历经数百年风化,形成“根抱石”造型,纹理奇巧、油性充足、手感温润,适合雕刻摆件或手串。
龙岩大峡谷桌旗,以龙岩大峡谷的四季景色为设计灵感,将峡谷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美景浓缩在桌旗上,采用精细的印刷技术完成,图案长期使用和清洗不会褪色。
石马寺冰箱贴,造型独特,以石马寺建筑、石马等标志性元素为原型设计而成,将石马寺的特色巧妙地融入其中。
美景
昔阳,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石马寺景区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核心资源石马寺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石刻摩崖造像1400余尊,荟萃长达600年的佛教雕刻艺术精华,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小家碧玉”。
在追求自然与休闲的当下,崇家岭四季康养度假区以其绝佳的自然生态脱颖而出,时光隧道、帐篷营地、森林木屋、太空舱等各具特色,是乡村微度假生活的目的地。郭庄水利风景区拥有大面积的草坪、清澈的水库水域以及环绕的青山,是游客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帐篷、天幕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坪上和水库边,游客可以在此享受露营的快乐,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
龙岩大峡谷经造山运动及千万年侵蚀,形成了沟谷纵横、套谷环扣、栈道相通、山奇水秀、壁立万仞、神峰鬼谷的奇绝景观。
除此之外,昔阳县还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打卡地。西南沟古村景区,一处集古村游览、幸福家庭共享旅拍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打卡地。那年昔阳特色民俗街区,通过空间改造、氛围营造、情景创造、美食变造四个维度进行整体优化提升,打造了演艺、市集、娱乐、美食、花车巡游等8个空间,成为全天候消费、游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特色街区。“无废村庄”沾尚村利用闲置地块新建6000余平方米的潇河源文化主题公园,种植经济林、油料作物及观赏性花草,收集利用废旧轮胎、易拉罐、木材、管线等制作花托、花墙、仿真树等艺术微景观100余处。在东冶头镇水磨头渔乡,可以品尝新鲜的中华鲟和虹鳟鱼,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受渔乡的静谧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