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20
连日来,全市各地抢抓近期晴好天气窗口,科学调度辖区农机资源,全力开展抢拾、抢收、抢烘作业,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目前,太谷区近一半秋粮正在抢收,太谷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心通过提前摸排,精准投放多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应急作业,并合理规划作业路线与区域,确保收割效率最大化,打通了泥泞田地中粮食抢收的“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一条由政府精准调度的“抢收—转运—烘干”高效链条迅速铺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户的烘干需求。一系列高效、精准的举措,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近日,在农高区麦谷示范基地,履带式收割机的轰鸣声响彻田间,抢收场景一派繁忙。相较于传统收割机,履带式机械在积水田块中依旧能平稳穿梭,每小时收割面积超4亩,有效降低了持续阴雨可能引发的麦谷霉变损失,为抢收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我们种了150多亩谷子,前段时间雨水多,要是不抓紧收,很容易在地里发芽霉变。”谷子品种示范基地负责人夏龙杨介绍,天气转晴后,基地立即调集两辆履带式收割机,安排6名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与阴雨天气抢时间、拼速度,全力加快抢收进度。目前,太谷区秋粮抢收工作正依托晴好天气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全速推进,确保今年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10月18日,在寿阳县朝阳镇胜利村的田间地头,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正在抢收玉米,在收割机穿行间,饱满的金黄色玉米棒进入粮箱。
“这块地是籽粒直收,一收完马上入烘干塔,这样保证了玉米颗粒归仓,而且是保质保量。”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员王创云说道。为把好秋粮品质关,进入秋收季节以来,王创云奔忙于田间地头,针对玉米抢收、储存等环节,为农户量身定制实操方案,并结合寿阳县气候及玉米种植情况,开展实地技术指导,助力农户应对秋收挑战,保障玉米产量与品质。
在完成秋粮抢收的同时,寿阳县全面摸排农机分布情况和作业能力,加强跨区域作业农机调度,并协调利用各类粮食烘干设施、闲置厂房等进行粮食晾晒,解决粮食收储晾晒难题。
“合作社今年种了5000多亩玉米,今年天气特殊,天一晴,我们连夜做了收割计划,同时出动三台机器,大概一天收割200多亩,保证秋粮收割尽快完成。”寿阳县军益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爱平说道。
记者 闫淑娟 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