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三农

山西丰谊德食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让每一粒小麦“物尽其用”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20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西丰谊德食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链条“节粮减损”,让每一粒小麦都“物尽其用”。10月17日,记者走进这家公司,看一粒粒小麦如何高效转化成一袋袋面粉,探访从田间到餐桌的“节粮密码”。

深秋时节,踏入山西丰谊德食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麦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井然有序的仓储区。巨大的粮仓矗立在一旁,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丰收的成果。该公司负责人陈军介绍:“目前,公司建有4个原粮仓,能储存原粮小麦800余吨,近期又新建成一座约1050平方米的原粮库,可存放约5000吨小麦,还有成品粮仓可储存约250吨面粉。公司平均日处理小麦量达140吨,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我们公司一直把节粮减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陈军表示,该公司小麦来源主要通过粮食交易平台采购粮库轮换粮、农户收购新粮及粮食贸易公司购买。从收购到加工,每一个环节公司都精心把控,就是为了让每一粒小麦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跟随陈军的脚步,记者来到润麦区域,只见润麦仓内外壁、提升机外部等都进行了保温处理。陈军解释道:“在寒冷的冬季,精准把控着水温度在20℃——40℃之间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会对原粮水分分批化验,依据小麦不同水分含量和气温灵活调节,确保润麦条件最佳。”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了润麦时间、节约了用水,还让每粒小麦含水量均匀,适应磨粉工艺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出粉率和产品质量。

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磨机、平筛、清粉机等机械化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身着整齐的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而专注地操作着。传送带上,小麦源源不断地流向下一道工序。

制粉车间里,公司配备的多套筛子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筛网,科学控制面粉粗细度。此外,机器上安装的脉冲设备能收集喷出的面粉和粉尘进行二次利用,每天又可节省四五十斤面粉。

在包装、码垛环节,该公司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单位时间产量大幅提升,人工成本显著降低。而对于副产品,公司也做到了物尽其用。普通粉供应给周边太谷饼生产公司,麸皮既能制作饲料,又能成为周边企业老陈醋的生产原材料,极大地提升了副产品的价值。

在这片现代化的厂房里,每一粒小麦都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归宿,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转化,为粮食节约行动写下了生动注脚。

记者 李娟